揭秘2000多年前古人飯食:小米面條骨頭湯

歷史

導讀 古代吐魯番居民的花式點心。(資料圖片) 麥子 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青銅時代早期新疆地區就已開始了小麥的種植與食用,到兩漢以後隨著農業文明的不斷發展,小麥逐漸成為當地居民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資料圖片) 唐代餃子 為小麥面質,形如月牙,皮薄,內有餡,與現在的水餃無異。餃子在當時稱“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 ...

古代吐魯番居民的花式點心。(資料圖片)

麥子 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青銅時代早期新疆地區就已開始了小麥的種植與食用,到兩漢以後隨著農業文明的不斷發展,小麥逐漸成為當地居民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資料圖片)

唐代餃子 為小麥面質,形如月牙,皮薄,內有餡,與現在的水餃無異。餃子在當時稱“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為了吐魯番地區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種面食。 (資料圖片)

唐代寶相花紋月餅。(資料圖片)

日前,美國《考古學》雜志評出的2011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中,在新疆蘇貝希遺址中發現的一碗2400多年前的小米面條和在陝西發現的2000年前的骨湯共同入選,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2400年前人們吃什麼?3000年前的人們吃什麼?這是許多當代人總想知道的一件事。而今,考古專家在古墓裡發現的這種小米面條,保存完好。考古專家告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可以通過模擬復制這種面條,讓當代人體驗一下古人的飯食。

蘇貝希遺址的面條

蘇貝希遺址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蘇貝希村南3公裡的火焰山腹地,吐峪溝河的西岸。1980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吐魯番地區文管所清理了這裡的8座墓葬。1985年1月,50多座墓葬被盜後,吐魯番地區文管所多次對文物進行采集整理,之後通過調查發現了蘇貝希遺址和1、2號墓地,並在1號墓地出土了面條等食物。1991年冬修建公路時,又發現了3號墓地,在進行搶救性發掘時,出土了穎果等食物。

經碳14測年標本檢測,蘇貝希遺址、墓地及文物的年代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

據主持蘇貝希遺址發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呂恩國介紹,新疆吐魯番地區降水稀少,氣候極為干燥,所以考古遺址中的許多植物遺存往往由於迅速干燥脫水而得以較好地保存。

中國科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蔣洪恩副教授等學者,選取了蘇貝希遺址中出土的部分面條遺存和3塊點心遺存,還有部分穎果遺存,進行了植物遺存鑒定、澱粉粒和植硅體的提取及分析,並對黍類食物進行了系統的煮、蒸、烤等模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蘇貝希遺址出土的面條和點心是由黍磨碎後制成的。模擬實驗和聚類分析的結果顯示,面條遺存曾經水煮,穎果遺存為一缽自然風干的黍粥,而點心系烤制而成。

著名科技考古專家王昌燧教授認為,該項研究結果“為探討2000多年前吐魯番地區先民的生計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也將為今後同類樣品的研究建立較好的分析流程”。

面條改寫歷史

在蘇貝希遺址發現了面條後,2002年,考古人員在青海省喇家遺址又一次發現了面條。經多方鑒定,最終確定青海省喇家遺址發現的面條成分為黍和粟(即谷子)的混合制品,年代為4000年前,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面條。

中國科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蔣洪恩副教授等人認為,新疆蘇貝希遺址出土的面條證實了中國面條的歷史要比早期文獻的記載早得多,而且面條已呈長條形而非面片之類的形態。由此可見,早期文獻考證有其明顯的局限性。

而從研究結果來看,蘇貝希遺址出土的面條原料僅為黍一種,而喇家遺址出土的面條原料為黍和粟混合制作而成。喇家遺址和蘇貝希遺址面條食物的出土為農業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改寫了面條起源時間的歷史。

黍、粟均起源於中國北方地區,小麥、大麥則最先在西亞栽培,這些農作物在新疆吐魯番許多墓地都有發現,表明該地區應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它對推動東西方農作物的傳播功不可沒。(本報記者 王 瑟)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