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生物

導讀 ①1億多年前,恐龍留下一串腳櫻張建平攝 ②足跡復原圖。張建平制 ③最大的足跡有48.3釐米長,小的也有10釐米左右。賈德勇攝 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昨天,延慶縣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縣千家店鎮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距今約1億4000萬至1億5000萬年前、侏羅紀晚期的恐龍足跡化石。未來,該片地區擬規劃建設保護區封閉管理 ...

①1億多年前,恐龍留下一串腳櫻張建平攝

②足跡復原圖。張建平制

③最大的足跡有48.3釐米長,小的也有10釐米左右。賈德勇攝

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昨天,延慶縣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縣千家店鎮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距今約1億4000萬至1億5000萬年前、侏羅紀晚期的恐龍足跡化石。未來,該片地區擬規劃建設保護區封閉管理,並有望對市民開放。

■如何發現

數百足跡意外現身山岩

去年7月,為給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准備相關學術資料,延慶縣專門聘請了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中心,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跡分布和特點進行調查。

“我們在調查地質遺跡過程中,卻意外發現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有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科考隊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專家張建平介紹,發現地點位於千家店園區核心區S309線延慶段南側,保存於數十米高的一片紫紅色砂岩峭壁上。

“這些足跡形態大小各異,大的長48.3釐米,小的也有10釐米左右。”張建平介紹,目前已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點有3處,還有3處存疑,其中一號點下部有30個恐龍足跡,還有兩道清晰的行跡;一號點上部暴露的足跡至少達到幾百個,成串的行跡約6至7道。此外,二號點目前暴露出足跡15個,五號點暴露出足跡9個。

張建平說,其它3處化石點需要進一步研究其屬種特征,才能確定是否為恐龍足跡。

■何種足跡

多類恐龍在延慶生活過

張建平介紹,恐龍化石現有的一般為恐龍蛋、恐龍足英恐龍骨架,其中足印是非常重要的化石類型。據了解,多年前北京西山曾發現疑似恐龍足跡,但後來專家考察認證後予以否定。

此次恐龍足跡發現後,張建平會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及加拿大、波蘭的古生物專家一起進行了研究。去年12月28日,在專家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部分成員和其他相關專家進行了現場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這些足跡確定為恐龍化石,可能歸屬於晚侏羅紀覆盾甲龍類(包括劍龍和背上披甲的龍兩種)、獸腳類、鳥腳類及可能的蜥腳類恐龍足跡。

“不同的足跡表明有多類恐龍在此生活。”張建平介紹,這些足跡中較多的是覆盾甲龍類,這表明早在侏羅—白堊紀之交,京北、冀北-遼西地區就活動著覆盾甲龍類,“這應是目前為止中國首次發現的此類恐龍足跡化石,而鳥腳類及蜥腳類恐龍足跡在中國同時期地層中也是首次發現。”

張建平還介紹,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則非常罕見,“這種恐龍奔跑時每秒距離可達7米,是世界上跑得第二快的恐龍。”

專家組認為,延慶發現的恐龍足跡群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在侏羅紀晚期延慶有多種恐龍,包括食肉和食草恐龍同時存在,這為其後的白堊紀熱河動物群提供了絕好的演化樣本。”

■怎麼形成

延慶恰好具備苛刻條件

張建平介紹,恐龍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苛刻的條件,“首先要有恐龍生活,也要有合適的地點,更要有保存條件。”延慶留存有距今1億3000萬至1億8000萬年間形成的與燕山運動相關的地質記錄、1億4000萬至1億5000萬年前硅化木群、十幾億年前的海洋沉積遺跡等多種地質遺跡資源,這也就具備了恐龍化石形成的相關條件。

張建平說,具體來說,恐龍足印化石的形成需要恐龍生活離水比較近,比如在河海、湖濱等,“如果是土層堅硬的話是不會留下足印的。”恐龍留下腳印後,需要暴露在空氣裡一段時間,使得腳印堅固起來,這樣在下次泥沙、波浪襲來時,腳印才可能不會被衝掉,隨後的地殼運動把這些足跡埋住,“這些足跡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專家分析認為,被埋大約800萬年後,地殼運動使得這些足跡化石從被埋住的最底層開始發生了傾斜,至少再過了650萬年,這些足跡化石所在的地塊因為地殼運動,被抬升起來,得以顯露於世人面前。

“從現場情況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龍足跡應該還存在於尚未揭露的岩層中。”張建平說,待保護工程完善後如果再作進一步科學發掘,預計將有更驚人的科學發現。

■怎樣保護

建保護區進行封閉管理

據介紹,國外的一些恐龍遺跡多在邊緣地帶,而此次延慶發現的恐龍足跡,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記錄。

延慶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主持和指導下,延慶縣政府已制定初步保護方案。由於恐龍足跡所在的岩石位於公路邊,延慶縣已成立保護小組,將在周邊修排水溝,並對足跡上面的土和周邊的植物進行清理。相關鎮村也將安排人員進行日常巡護,防止意外破壞,並設立說明指示牌、警示牌等,安裝欄杆等。

“恐龍足跡所在的灤赤路今後也會改線,以最好地保護化石。”相關負責人說,針對恐龍足跡化石的長期規劃,延慶考慮在化石所在地劃定保護區,並對保護區實施封閉管理,還將籌建恐龍科普公園,未來市民有望近距離觀看恐龍足跡化石。

據介紹,目前延慶正著手編制《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實現珍稀地質遺跡資源的永續利用。同時,延慶將在借鑒國外恐龍遺跡地保護經驗的基礎上,聘請國內外專家給予建議,使得科學普及和休閑旅游一體化發展。

>>鏈接

美國“恐龍舞池”

2005年,地質學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與猶他州交界處發現了大片恐龍足印和恐龍尾巴拖動的痕跡。在這個17400平方米的遺址上分布著數以千計的恐龍腳印和恐龍尾巴拖拽留下的痕跡。它們形態和大小各異,可以肯定這裡曾是恐龍聚集的場所,科學家形像地將其稱為恐龍的“跳舞池”。本報記者陳蕎


精選文章: 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