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底火山熱液出口發現奇特深海動物

地理雜談

導讀 研究團隊利用水下機器人拍攝熱液出口處的生物 此次在西南印度洋海嶺上的熱液出口處發現的這種海參,此前在臨近的海嶺上從未發現過。 研究團隊利用水下機器人在西南印度洋海嶺上的熱液出口處發現了這種鱗腳蝸牛。 在此次考察過程中,研究團隊驚訝於熱液出口處的生物多樣性。圖中顯示的是此次在熱液出口處發現的杆狀藤壺。 熱液出口處發現的一種蝦 科技 ...

研究團隊利用水下機器人拍攝熱液出口處的生物


此次在西南印度洋海嶺上的熱液出口處發現的這種海參,此前在臨近的海嶺上從未發現過。


研究團隊利用水下機器人在西南印度洋海嶺上的熱液出口處發現了這種鱗腳蝸牛。


在此次考察過程中,研究團隊驚訝於熱液出口處的生物多樣性。圖中顯示的是此次在熱液出口處發現的杆狀藤壺。

熱液出口處發現的一種蝦


科技訊 12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科學家近日在印度洋中西南印度洋海嶺的海底火山熱液出口處發現了多種奇特的深海生物。研究人員表示,在這種世界上最不適宜生命存在的場所中發現如此多樣性的深海生物實屬罕見。此次發現的生活在超高溫海水中的生物包括雪蟹、鱗腳蝸牛、海參等,此外還有一些生物可能屬於此前科學未定義的新物種。

海底熱液出口首次發現於1977年。這些海底裂縫噴出大量滾燙的、富含礦物質的熱液。然而,在這種極不適宜生命存在的惡劣環境中,竟然存在著多樣化的生態系統,這一現像一直令科學家們迷惑不解。

來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對西南印度洋海嶺上的熱液出口特別感興趣,因為西南印度洋海嶺與中大西洋海嶺和中印度洋海嶺相連,而這兩道海嶺上的熱液出口生物已經被研究得較為深入。不過不同的是,西南印度洋海嶺是一個超慢擴散海嶺,即它的火山活躍性遠沒有其他海嶺的火山活躍性強。同樣地,西南印度洋海嶺的熱液出口也要少得多,而且分布很零散。

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名為“基爾6000”的遠程遙控深海機器人操縱熱液出口處相機,對熱液出口的生物進行跟蹤拍攝和研究。“基爾6000”由德國萊布尼茨海洋科學研究所研制生產。在熱液出口處最熱的棲息地上,研究人員通過遠程遙控相機發現了蝸牛、蝦、蚌類、海參、蟹類等,他們將這些動物與臨近海嶺上熱液出口處的生物進行了對比研究。

印度洋熱液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科波萊博士表示,“我希望能夠發現它們與印度洋及大西洋其他熱液出口處發現的生物有類似之處。此外,我們還發現了在其他臨近的海嶺上從未發現過的生物,這確實是一大驚喜,其中包括一種雪蟹。目前文獻記載中只有關於兩種在太平洋中發現的雪蟹的資料。但是,這裡的雪蟹與太平洋中的雪蟹並不相同,它們或許屬於同類。此次發現的一些種類的海參,此前在大西洋和中印度洋的熱液出口處從未發現過,卻在太平洋中發現過。”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團隊參與的此項研究由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提供資助。在此次考察過程中,研究團隊驚訝於熱液出口處的生物多樣性。科波萊博士介紹說,“在我所探測過的其他熱液區,在如此滾燙的熱水中,通常只有一種動物生活於那裡。比如,在中大西洋海嶺的熱液區,那裡只生活著一種蝦。但是在這裡,我們在同一區域內就發現了三到四種動物。”

這些發現還有助於科學家們更清楚地了解生命是如何從一個出口轉移到另一出口的。熱液出口通常存在時間很短,如果這些生命沒有能力從一個熱液系統跳到下一個系統,那麼它們就只有在原地走向滅絕。科波萊博士認為,“這也是為什麼說熱液出口是理解深海物種分化和進化的理想場所,因為它們像是一個個小島。”(彬彬)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