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號”船體價值比文物大

歷史

導讀在廣東省文物局和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組織安排下,記者昨天冒雨登上打撈“南澳Ⅰ號”的工程船,目睹一批海底文物出水的過程。據介紹,到目前為止,已出水文物4500多件(含損壞可修復文物)。 昨天上午,距離汕頭市南澳島雲澳碼頭約2海裡處的“南澳Ⅰ號”古沉船海域,12名水下考古隊員從“南天順”號打撈船上分批潛入27米深水下沉船位置。大約經過半小時,“� ...

在廣東省文物局和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組織安排下,記者昨天冒雨登上打撈“南澳Ⅰ號”的工程船,目睹一批海底文物出水的過程。據介紹,到目前為止,已出水文物4500多件(含損壞可修復文物)。

昨天上午,距離汕頭市南澳島雲澳碼頭約2海裡處的“南澳Ⅰ號”古沉船海域,12名水下考古隊員從“南天順”號打撈船上分批潛入27米深水下沉船位置。大約經過半小時,“南天順”號上的起重臂用鐵框網將一批批文物吊出水面,主要為青花瓷盤、龍紋陶罐、瓷碗、碟等器皿,一個高約30釐米、寬約25釐米的青花大罐首次完整出水,這也是“南澳Ⅰ號”古沉船水下考古發掘以來,考古人員采集到的一件體量最大的青花瓷文物。經考古人員證實,該件瓷器為明朝晚期景德鎮民間窯系出品。

●現狀

8個艙位2個已發掘完畢

據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孫鍵介紹,預計到今年7月底,整艘古沉船上的上萬件瓷器將被全部打撈出水。

僅從出水的青花大盤和罐的圖案看,大多是繪有仕女、牡丹等吉祥花卉,間或點綴簡潔漢字,或是神話故事、名人逸事繪畫,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據專家初步分析,出水青花瓷主要來源於福建平和窯,少數來自景德鎮觀音閣瓷窯。觀音閣瓷窯是景德鎮最著名的民窯之一,其產品幾乎可與官窯媲美,產品用於外銷。18世紀末19世紀初,景德鎮的外銷瓷主要通過東印度公司出口到歐洲及東南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南澳Ⅰ號”古沉船的隨船器物,水下考古人員已發現並將其分為8個艙位進行發掘推進,現在,1、2號艙位已基本發掘完畢。從目前水下攝影和探摸的情況分析,“南澳Ⅰ號”古沉船出水的瓷器將可達上萬件,這也將是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掘最多民窯瓷器出水的一次發現。

●實例

龍紋陶罐見證民間商貿突破禁忌

在昨天出水的文物中,還有一批先前已陸續發現的龍紋陶罐,該批器具有大、中、小等幾種型號。在歷史上,該時期我國龍紋飾物還很少在民間流行並成為一種大眾消費習慣。據考古人員介紹,這種相似的龍紋陶罐在東南亞一帶屢有發現,當時為當地大戶人家樂於交換收藏的一種商品,也是一種身份地位和財富的像征。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明朝晚期萌芽勃發的民間商品貿易,已敢於突破有關束縛禁忌,根據買方需求度身定做器物。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僅從出水的青花大盤看,光是仕女圖案的紋飾造型瓷盤就有數百件,牡丹等吉祥花卉圖案的也有近千件,如此同器型的盤子造型一致、完整,可見當時民間能工巧匠已具備大批量生產的高超能力。

●預見

有可能發現九號和十號艙

水下考古人員崔勇介紹,現在水下文物打撈仍在一號和二號艙位,另外6個艙位的測量、繪圖工作已經完成。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是否有可能發現九號、十號艙,崔勇認為可能性是有的。

根據“南澳Ⅰ號”已出水文物等綜合起來的信息,對於“南澳Ⅰ號”的目的地,崔勇表示,此前已發現“南澳Ⅰ號”類似文物的使用地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初步判斷該船駛往這個方向的可能性較大。其出發地,有可能是漳州月港。隆慶年間,那裡已開海禁,允許民船出海。對於此前稱“南澳Ⅰ號”發現的火炮,崔勇說,確實是發現了火炮,但由於火炮離開海底後如何保護的問題暫時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它目前還只能留在原地。

對於許多人來說,四百年前的“南澳Ⅰ號”始終充滿神秘色彩,因而引發不少猜想:是武裝走私船還是正規商船?為何沉沒?船員逃生了嗎?金戒指是誰的?有女人隨船嗎?崔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某些關於“南澳Ⅰ號”性質的猜測沒有必要,打撈和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也還遠沒有到下結論的階段。

●價值

船體承載無可替代內涵

據了解,“南澳Ⅰ號”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商貿船,在考古專家眼裡,這個“唯一性”決定了“南澳Ⅰ號”船體的巨大價值。崔勇告訴記者,雖然船上所載的文物數量巨大,但相同和類似文物一件和十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南澳Ⅰ號”的船體則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的文物信息量具有無可替代的內涵,通過研究古船,能夠獲取當時的造船能力、航海能力等,它對了解明代的航海和造船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其船體價值不亞於船載文物的價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明史專家毛佩琦教授曾說:“明代海上使用的船是什麼樣子,到現在我們很少見到實物,所以我們對船體很感興趣1

“南澳Ⅰ號”甲板以上的部分在海水的侵蝕和水流的衝擊下已蕩然無存,但船舷和船艙部分保存完好。目前,考古隊在繼續撈取艙內文物的同時,古船隔艙板支撐加固也成了工作重點。據介紹,一號艙內的文物發掘深度1.1米,考慮到隔艙板存在坍塌的危險,考古隊利用鍍鋅管和鐵板,按照兩個隔艙板的距離,做成可調節的支撐架支撐隔艙板,以保證沉船本體的安全和完整性。

按照計劃,船體的打撈方案將在船載文物清空後再做,方案需上報國家文物部門評估批准,預計其實際打撈要到明年才有可能進行。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