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耗資60億在湘江建大壩 引發反對聲浪

地理雜談

導讀9月30日上午,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以下簡稱“長沙樞紐”)在長沙市望城縣高塘嶺鎮開工了。5年後,一座擁有1750米長的壩頂公路橋在內的湘江大壩將截斷湘江水。和任何一個涉及大江大河的重大工程一樣,湘江大壩從20年前動議起,就飽受爭議和反對,甚至催生了一個專業新名詞——“不可行性論證”。但現在,這項總投資近60億元的工程終於上馬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 ...

9月30日上午,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以下簡稱“長沙樞紐”)在長沙市望城縣高塘嶺鎮開工了。5年後,一座擁有1750米長的壩頂公路橋在內的湘江大壩將截斷湘江水。

和任何一個涉及大江大河的重大工程一樣,湘江大壩從20年前動議起,就飽受爭議和反對,甚至催生了一個專業新名詞——“不可行性論證”。

但現在,這項總投資近60億元的工程終於上馬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湘江水景的吸引

湘江大壩的最早動議緣自1989年。當時的湖南省及長沙市主要領導提出在長沙河段建設長沙水電樞紐的建議,在當時,這是作為湘江水電梯級開發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由於種種原因,工程並未真正啟動。

2003年湘江長沙段出現歷史上罕見的最低枯水位,導致長沙市供水緊張,水質受到影響,有些人再次想起了長沙水利樞紐。

次年1月,時任長沙市委副書記楊順初在省人代會期間,以議案形式建議將工程納入省重點,盡快立項,爭取早日動工。紙上的湘江大壩時隔十余年後,再入公眾視野。

楊指出,2003年湘江枯水造成了長沙市城市供水緊張,水質遭受嚴重影響,且使山、水、洲、城的景觀遭受破壞,而且往往使得長沙的客運中止,貨運遭受重大損失。而築壩攔水,將有望解決這一困境。

楊這樣描繪攔河大壩的美好前景:“工程實施後,以此抬高水位,既使湘江永遠保持山光水色,同時保證城鄉生產、生活用水,進而改善長沙水荒及湘江水景。”與此同時,還可能將打造“一條長50公裡、跨越株洲、湘潭和長沙3個城市的沿湘江生態經濟帶,未來形成一個龐大的旅游產業”。

楊順初議案中的這一描述實際上與之後官方對於長沙樞紐的定位完全一致,因此,很難相信這僅僅是楊一人的建議。

僅僅一個月後,湖南省政府召開長沙湘江航電樞紐工程專題會,就地質、防洪、治污、生態、移民、交通以及拆遷等問題進行探討研究,時間表一度樂觀地定於2005年底開工,2010年底完成。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示意圖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示意圖

八參事反對聲浪

但就在這個專題會召開之前兩天,質疑這個“惠澤4000多萬人民的偉大工程”的聲音出現了,出自湖南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傅玉輝。

專題會前後,他兩度寫信給當時的省領導,力陳長沙建壩之弊。這位曾任省環保局長10年之久的老環保人指出,湘江長沙建壩,不是不可為,但一定要論證好湘江長沙段淤塞、加重防洪負擔、江濱排水口重構、血吸蟲蔓延、湘江流速減慢導致自淨能力降低等五大問題。

特別是按照“流水不腐”的古訓,對於湘江這樣企業排污、生活排污都極其嚴重的河流,蓄水之後流速一旦減緩,自淨能力降低,後果可想而知。反對聲浪的高潮隨後出現,這年9月,包括湖南省政府參事室副主任程不吾、湖南省水利廳副總工程師聶芳容等在內的8名省政府參事聯名致信省政府,再度力陳建壩“對長沙環境將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要求有關部門“再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討論”。

來自地方環保部門的反對聲也一度附和,同年11月,時任湖南省湘潭市環保局局長的黃常見撰文呼吁,任何牽涉湘江水生態的項目務必慎重,否則,大壩建成,水流減速,湘江勢必成為死水一潭。

呼號中的傅玉輝終於收到了省裡有關方面一封近6000字的長信回復,核心內容是長沙樞紐遠沒有傅所說的那麼可怕。

但八參事的上書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應。事實上,即使在政府部門內部,對長沙樞紐也有不同意見。聶芳容透露,湖南省水利廳就曾專門發文,反對該工程。局面僵持不下。

夭折的“不可行性論證”

時間進入2005年初。當時國家環保總局宣布停建國內30家大型電力項目,掀起空前的“環保風暴”。這嘲風暴”不久也波及湖南。

這年2月的湖南拾兩會”上,湖南省政協委員鄒克等首先提出電站選址、特大水庫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有必要進行“不可行性論證”。這一新提法得到了眾多政協委員的呼應。而“湘江建壩”被認為首當其衝應該接受“不可行性論證”。

參加政協會議的時任湖南省委書記楊正午當場表態,湖南將從“湘江長沙段建壩”項目開始,對大型項目進行“不可行性論證”。他甚至流露出了另外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擔憂,像“湘江築壩”這樣的大項目一旦建成,現有很多排水系統因為水位抬高會排不出水,很多排水系統都要重建,“一個工程上馬,百個工程報廢的事再也不能干了。”“不可行性論證”的新名詞很快出現在湖南各大媒體上,為一時公眾熱議。

但是,程不吾在事後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坦言,“不可行性論證”這個新名詞雖然當時叫響了,卻一直沒有真正實施,省委書記的表態也並未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

一片反對聲中,湘江大壩工程仍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中。2005年11月2日,湖南省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工程立項。同年底《環評大綱》亦通過專家審查。

盡管官方並未將“不可行性論證”付諸行動,但是湖南民間卻有人自發地進行了相關研究。長沙市水利局退休工程師龔重惠是其中一位,他自己琢磨出了一份《關於<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不可行性意見書》(以下簡稱《意見書》)。《意見書》稱,長沙樞紐將帶來“三個解決不了的大後患”——長沙市城、鄉自流排漬、排污出口全部被封堵;壩址以上沿河兩岸堤垸內農田土地面臨荒廢,引發移民問題,土地環境遭嚴重破壞,造成不安定因素;長沙將正式成為“血吸蟲感染病疫區”,嚴重威脅長沙市民、村民百姓的身心健康。

這三大問題在傅玉輝和八參事的上書中均有提及,但龔重惠也給出了新的經濟價值上的論斷,就電力效益而言,他以詳細的數據證明,工程所發的電甚至不夠工程帶來的負面效應所耗費的電力,而至於航運,大壩將降低下游水位,不但不利於通航,反而可能造成下游斷航。

2007年初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咨詢評估文件證實了龔重惠的結論。這份文件指出,長沙樞紐工程的財務效益很差,采用公司投資銀行貸款的資金籌措方案不可行,建議重點考慮政府全額投資方式。

2008年以來,湘江屢陷枯水危機,這也成為各方呼吁湘江大壩上馬的一個原因。 圖/龍弘濤

“十萬分之一”的民意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持續的湘江枯水問題愈演愈烈,兩岸農業受災和飲水困難等民生問題漸漸成為頭等大事,建設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利於緩解這類困境的正面效應也在凸顯。

盡管認為財務效益不好,但基於更廣泛的考慮,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2007年還是向國家發改委出具了該工程“很有必要”的評估報告。

2007年8月15日,民意開始正式被吸納進決策參考範疇,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發布了《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公眾參與公告》,公開向民眾征集建議和意見。

程不吾、省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義高等省政協委員再次要求緩建湘江大壩。但人們再也聽不到傅玉輝的聲音,2個月前,傅玉輝因心髒病復發去世了。

此後公布的環評報告顯示,公眾參與調查環節共發放並回收調查表145份,其中初中或小學文化的占62%,農民占61%,基本為工程所在地望城縣的居民,83%的人贊同該工程建設,認為對國家有利,只有5%的人不同意征地拆遷。

但仍有網友質疑,“湘江長沙段修建攔江大壩,涉及128公裡湘江沿岸上千萬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用水。145人只占10萬分之1,真的具有公眾代表性嗎?”有網友發現,在紅網對該項目的網上調查中,當反對票數超過支持票數時,被直接對調選項,借以造成支持多數的假像。

但是在環評之後,人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再未看到關於此工程的宣傳。此時,無論是湖南省環保局,還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個市的環保局,都不同意長沙樞紐工程上馬,省領導不得不親自給省環保局打電話,請他們支持。

雖然此後環保系統並沒有公開反對,卻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一要把湘江邊所有污染企業全部治理好,實現零排放,如果做到就同意;二是如果有排放,要做一條大管道把所有污水放到大壩以下。這兩點其實都並非一年兩年可以完成。

神速推進的動力

2007年7月,“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長沙市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範焱斌介紹,湘江大壩水運低成本、節能環保的優勢日益凸顯,與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而從2008年10月開始,“天時”開始轉向有利於長沙樞紐工程。

這年10月以來,湘江長沙段再次創下歷史最低水位,部分水廠不得不依靠二次提水才能保證供水,飲水危機再度顯現。

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中國政府出台了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各地政府紛紛往北京申報投資項目。

《長沙晚報》的報道說,……過去跑了多年批不下的項目,現在可以批復了;爭了多年要不到的資金,現在可以要到了;盼了多年做不好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好了。

湘江大壩自此進入了“神速”的推進階段,在2009年內,就完成了從科學改選壩址、重做前期工作、實現正式開工的“三步跨”。《長沙晚報》稱之為“搶抓發展機遇的結果”。

作為對一直以來反對聲音的實質性回應,長沙樞紐的壩址由香爐洲改到了蔡家洲,以減少工程對縣城防洪、水質以及環境生態帶來的影響。

而大壩的蓄水水位則從原先的31米降低到29.7米,這則是對包括傅玉輝、龔重惠和8參事在內的反對者的尊重。

曾經的反對者、八參事之一的程不吾現在則用“置之死地而後生”來形容對湘江大壩的看法。湘江流域日益飽受枯水困擾,環境問題尤其是重金屬污染事件經年不絕,“一旦上馬大壩,則倒逼著必須立即解決湘江水污染問題,否則大壩攔著的就是一潭死水。”而利用大壩來作為根治湘江污染的最後一博,也多少跟環保部門最終妥協的想法不謀而合。

截至2009年9月25日,長沙樞紐工程已經獲得了環保部、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的批文,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向國家發改委出具了咨詢評估報告,距離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最終批文僅有一步之遙。而湖南已經等不及那張批文了。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