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黃山

地理雜談

導讀破石而生的千年迎客松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公元16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游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 雨霧黃山 中文名 ...

破石而生的千年迎客松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公元16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游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

雨霧黃山

中文名稱: 黃山
英文名稱: Mount Huangshan
編號: 200-007

黃山於1990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准C(II)、N(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猴子觀海

黃山市位於中國安徽省最南端,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東西長164.14公裡,南北寬123.35公裡。總面積9807平方公裡。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裡,號稱“五百裡黃山”。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歷來享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

黃山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景區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圖畫。黃山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侵蝕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黃山的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花崗岩出露面積總共約占風景區面積的80%。黃山號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米,與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峰一起,居於景區中心,與周圍的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共同組成了層巒疊嶂的山體組合。

黃山有豐富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遙溪為冰川移動創蝕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鯽魚背等處是兩條“V”形谷和刨蝕殘留的刀脊;天都峰頂是三面冰鬥刨蝕遺留下來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彙成的冰川懸谷;逍遙溪到湯口、烏泥關、黃獅垱等河床階地中,分布著冰川搬運堆積的冰磧石;傳為軒轅黃帝煉丹用的“丹井”、“藥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黃山是錢塘江和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水資源十分豐富,自中心向四周放射狀展布著眾多的山澗溝谷,其中大谷36條,形成36源,彙入24溪水,以桃花、雲門二峰為界,分別流入新安江、錢塘江和青弋江、長江。黃山高差大,山水迸瀉,形成飛瀑,懸垂如練,濺珠噴玉,構成黃山最積極、最有生命力的景觀,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等。其中九龍瀑為三大瀑布之首。它從香爐峰的懸崖上,經九折而下,宛如九條飛龍起舞。

臥龍峰上臥龍松

黃山的地質地貌狀況以及氣候狀況造就了著名的“黃山四絕”美景。即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奇松:松是黃山最奇特的景觀,百年以上的黃山松就數以萬計,多生長於岩石縫隙中,盤根錯節,傲然挺拔,顯示出極頑強的生命力。已命名的已有多達近百株,玉女峰下的迎客松更成為黃山的像征。

怪石:黃山險峰林立,谷底,山頂、山腰和山谷等處廣泛分布著花崗岩石林和石柱,各種巧石怪岩形態萬千,猶如神工天成,形像生動。其中有名可數的有120多處,著名的有“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等。

刻有"仙境"二字的"飛來石"獨聳峭壁懸崖之上

雲海:雲海是黃山風景一絕,它雖為非地貌景觀,但地貌在其形成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雲霧翻卷,雲頂平整、山峰頂尖微露的狀觀景像就是氣像景觀和地貌景觀巧妙組合的結果。黃山雲霧初起時,一般以溝谷為源地,由此向外擴展、漫延、漸而成“海”。黃山雲海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無嚴格界線的“海域”,號稱“五海”。“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雲為衣,其多采多姿的“雲海”具有美、勝、奇、幻等特點,享譽古今。尤其是雨雪後的初晴,日出或回落時的“霞海”最為壯觀。怪石、奇松、峰林飄浮在雲海中,忽隱忽現,猶如置身仙境。

如雨後春筍的奇峰——石筍風景

溫泉:黃山溫泉,古稱“靈泉”、“湯泉”、“朱砂泉”,由紫雲峰下噴湧而出,與桃花峰隔溪相望,溫泉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質純正,溫度適宜。唐代詩人賈島曾贊揚其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師”。

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生態系統穩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在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出現三個自然帶景觀:溫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暖常綠闊葉混交林帶和溫和落葉闊葉混交林帶。生物群落完整,還保存有高山沼澤和高山草甸各一處,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森林覆蓋率為56%,植被覆蓋率達83%。黃山有野生植物1452種,蕨類植物100多種,苔類植物200多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水杉,二類保護的有銀杏等4種,三類保護的8種,有石斛等10個物種屬瀕臨滅絕的物種,6種為中國特有種,黃山特有2種,首次在黃山發現或以黃山命名的植物有28種,尤以名茶“黃山毛峰”、名藥“黃山靈芝”馳名中外。黃山古樹名木眾多,以古、大、珍、奇、多著稱於世,又以黃山松最負盛名。黃山還是動物憩息和繁衍的理想場所,已知的有魚類24種、兩棲類20種、爬行類38種、鳥類170種(隸屬17目40科)、脊椎動物300種,主要珍禽異獸有白頸長尾雉、獼猴、短尾猴、 梅花鹿、野山羊、雲豹、八音鳥、白鷳鳥、相思鳥等。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自古以來,黃山偉大的自然美,就使無數詩人、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為之贊嘆和陶醉,創作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從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間,僅贊美黃山的詩詞,可以查到的就有兩萬多首。

黃山在1000多年的建設歷史中,留下的古觀寺廟、險塞關隘、游道平台、亭閣、橋梁、門坊等數不勝數。這些建築已成為黃山文化景觀不可缺少的部分。

遺產價值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1點中對於文化遺產的說明:“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以及第二條第3點中對於自然遺產的說明:“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黃山不僅在自然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景觀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而其跟自然資源相關的人文遺產亦在藝術、宗教方面表現的相當豐富,故黃山符合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定義。黃山以其“四絕”為代表在地貌、水文、天像、植被各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獨特性和典型性意義,自古以來其景觀特色就受到推崇,具有獨一無二性。而伴隨著如此渾厚的自然美景所衍生出來的各類人文資源,亦為一筆獨特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因此可以說黃山以其獨特的資源而符合遺產的真實性標准。另外,黃山不僅作為一個獨特的景區蘊涵了自然生態與人文勝跡更方面的內容,而且自古以來黃山從整體而言已經作為一種文化概念而流傳至今,表現出文化上的整體性。故黃山符合遺產的完整性標准。總而言之,黃山是突出的自然景觀和豐厚的人文積澱的結合體,具有非常高的典型性,故有非常高的遺產價值。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