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浙江千島湖6000棵松樹遭剝皮瀕臨死亡

被剝皮的松樹 非法過度割脂開油導致松木受傷 千島湖6000棵松樹遭剝皮瀕臨死亡 本報記者昨隨林業專家趕赴淳安現場了解詳情 □本報記者 洪慧敏/文 徐彥/攝 去年年底,在外打工的王勝旗等村民,回到老家千島湖界首鄉康源村。他們爬上家附近的山上,結果傻了眼。 山上許多有年頭的大松樹,樹皮被剝掉了。被“剝了皮”的松樹樹干,露出淡黃色的芯材(俗稱“樹肉”)。“樹肉”上面還留有道道深深的刀痕。再往山場深處,就連生態公益林也成片遭了毒手。 村民王勝旗等人細細清點一下,發現被剝皮的松樹不下6000多棵,大部分是生長了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這些大松樹為何受此酷刑� ...

故宮外圍筒子河布滿垃圾 管理方吁游客手下留情

2月25日,故宮外筒子河,大量的垃圾布滿結冰的河面。管理方稱,有些游客無視垃圾桶,將垃圾順手扔入河中。侯少卿 攝故宮外圍的筒子河內存有大量垃圾,多為游客丟進河內的食品外包裝等。 昨日,筒子河相關管理方均表示,冬季結冰不便於工作人員清理,等冰面融化後會行船打撈垃圾。同時,管理方呼吁游客手下留情,保護北京城最中心的河流。 紫禁城外的垃圾河 筒子河是紫禁城的護城河,環繞故宮,河道寬闊,一直受游客青睞。近日有網友反映河中有大量垃圾,多是游客丟棄的食品外包裝垃圾。 昨日下午,天空飄著小雪,故宮周邊的游客也少了很多。記者看到,筒子河與故宮間的路� ...

污水直排 瀏陽河水質堪憂

長沙瀏陽河一處排水口正排放大量帶著白色泡沫的污水(2月23日攝)。 近日,新華社記者徒步深入長沙瀏陽河兩岸,用鏡頭記錄下瀏陽河“污水橫流、垃圾漂副的畫面。記者在瀏陽河楊家灣段看見幾處不斷排放污水的管道出口,在污水回流處惡臭彌漫、垃圾聚積。 據了解,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長沙瀏陽河水質堪憂,主要污染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等。造成上述現像的原因,一是污水直排。瀏陽河城區段區域未實現全截污,現有排口35個,每天約有數十萬噸污水和經處理過的尾水排入瀏陽河。二是瀏陽河城區段清污比例嚴重失調。長沙株樹橋水庫飲水工程投用後,瀏陽河水量減少,支流圭塘 ...

逐漸成為歷史回憶的美麗珊瑚礁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全世界的珊瑚礁被破壞的如此厲害,以至於問題不在於情況會不會變得更糟而是我們是否會完全失去它們。 圖1、光輝歷史 全世界的眾多水下區域中,色彩豐富的珊瑚礁正逐漸成為歷史。 圖2、重大損失 專家稱,即使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也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珊瑚礁。 圖3、生物群落的家園 珊瑚礁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為無數的生物物種提供了家園。 圖4、遭受攻擊 有天然的捕食者在珊瑚礁上捕食,比如說棘冠星魚的食物就包含珊瑚,它借助消化酶把珊瑚溶解。 圖5、耗盡的彩虹色 隨著溫室氣體帶來的海洋升溫,珊瑚驅逐了生活在它們內部的藻類,並� ...

我國將加強PM2.5監測、信息發布與綜合治理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近日說,要全力推進污染減排,PM2.5監測、信息發布與綜合治理,改革完善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據介紹,2012年,主要污染物減排年度任務全面完成,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1年減少2%以上。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74個城市496個點位按環境空氣質量新標准開展監測並按時發布數據。加強和改革環評制度,實行受理、審批和驗收全過程公開。農村“以獎促治”中央累計投入135億元,2.6萬個村莊、5700多萬農村人口受益。周生賢要求,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創造亮點、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應對熱點,全力推進污染減排,PM2.5監測、信息發布與 ...

美國房產商50萬只啤酒瓶造宮殿

莫羅皇家宮殿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1日報道,美國一位名叫斯科特·麥庫姆斯的建築企業家回收了50萬只啤酒瓶在拉斯維加斯建造了一座名為“莫羅皇家宮殿”的建築。該建築價值29萬英鎊,占地面積達3萬平方英尺(約2800平方米)。 賭城拉斯維加斯有大量的酒瓶垃圾污染,麥庫姆斯建造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完全以空啤酒瓶作建材的建築物。這座由碎玻璃復合材料建造成的建築裡,設有健身房和儲存間,未來還有可能增設適合居住的塔類建築。 據斯科特說,他第一次有這種想法,是在看到很多啤酒瓶被丟棄在拉斯維加斯賭場的城市垃圾填埋場後。“我想,除非我們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否則無法引� ...

盤點古代的綠色節能建築

從80萬年前人類使用生物燃料開始,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綠色設計、可持續創新、可代替能源——這些近年來被熱烈討論的話題所涉及的概念其實都可以追溯到上萬年前。古代中國人用聚集太陽能的方法生火造熱,美國土著人利用溫泉這種可再生的地熱資源來烹飪和治療,還有種猜測,古埃及人是借助風力建造的金字塔。從希腊、羅馬到波斯、北美,這七處古老時代的遺跡創造性的使用地熱、水力、風力和太陽能,令今人為之贊嘆。 已知最早的風車設計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波斯,那裡的人們曾經使用風車碾磨糧食和抽水。將蘆葦捆綁在一起做成相互垂直的漿,使其圍繞一個中心軸� ...

沙漠溫室:糧食危機救星?

受英國工程師查理·佩頓的創意啟發,德國前銀行家菲利普·紹姆韋貝爾帶領一個年輕團隊,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沙漠中打造出一座高科技溫室,利用當地豐富的免費資源———陽光和海水,種植各種無污染蔬果作物。如今,“沙漠溫室”的農作物產品已實現量產並上市銷售,被視為生態農業的成功典範、解救世界糧食危機的福音。 沙漠奇跡 澳大利亞南部的奧古斯塔港郊外有一片沙化荒地,煤電廠、煉鉛廠點綴其間,偶爾能見到毒蟒蛇、赤背蜘蛛、袋鼠和鴯鹋,鹹海水不時漫上岸邊。這裡惟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陽光。 德國人菲利普·紹姆韋貝爾帶領一群來自歐洲、亞洲和北美的年輕人來到這片� ...